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纪录家园 > 第23部分(第1页)

第23部分(第1页)

在者要寨子东北面一处叫做“坡告”的地方,有一壁高约四五十丈的悬崖。远远望去,这壁悬崖就像是一张猴子的脸,表情沮丧,双眼眼流。

传说在很远古很远古的年代,者要寨子后山上有一只猴子,因为长得机灵,便得到了山神王的喜爱,决定把他培养成一只守山的神猴。于是,通过山神王的点化和关照,这只猴子在众山神的积极关心和帮助下终于修炼成仙,成为山神王所居住的那座山的守山神猴。

因为山神王是众神之王,不但受到者要寨子周围众多山神、树神、水神、田神等众神的尊重,更是受到者要寨子里所有人的敬重。每年“三月三”,寨子里的人便要派出代表,拿着供品来到山神王所居住的山上,祭供山神王。尽管那只为山神王守山的神猴也属于神,但毕竟只是山神王手下的一只守山猴,并不属于人间凡人所要祭供的对象。所以,看到人们恭敬地祭供山神王时,那只守山猴就觉得心里有些不平衡:如果没有我尽心尽责地守山,山神王能安心工作吗?山神王如果不能安心工作,能保佑寨子的人家平平安安吗?这些人也真是不懂事,来祭供山神王时,也不晓得给我准备一份供品!既然你们瞧不起我,那我就要让你们知道我也是不好惹的!

于是,这只猴子便经常到离寨子稍远一些的地里,将快要成熟的苞谷搬摘了,扛到山洞里烧吃,吃不完的就丢进山谷里。趁山神王外出会友时,他就经常在深更半夜时窜进寨子里,将一些人家的鸡呀、鸭呀、腊肉呀之类的东西偷了,拿到远离寨子的山洞里煮熟,学着人的样子大吃大喝起来。偷的次数多了,寨子的人家都感到非常愤怒,但却又不知道是谁所为,于是寨子里的群众只好破口大骂以解心得之恨,除此之外,便别无他法。尽管有些山神经过悄悄调查后,发现这一切都是山神王的守山猴所为,但想到他是领导身边的山神,加上也没有在现场抓到把柄,也不好向领导告发,以免落得一个诽谤他人的罪名。时间长了以后,这只猴子就更加张狂了,根本不把神山周围的众神放在眼里,寨子的那些寻常老百姓,在他眼里甚至连草芥都不如。在他看来,在者要寨子这个地盘上,山神王是老大,他就是老二了!

一天夜里,这只猴子又窜到寨子里偷腊肉。钻进一户人家时,发现那户人家漂亮的年青媳妇正在房间里洗澡,这只猴子顿生淫意,遂上前欲行不轨。那位洗澡的年青女人也顾不上身上未穿衣服,一边向屋外奔逃一边大呼救命。她的丈夫和家人听到呼救声后,立即蜂涌而入,将那只猴子当场捉住,痛打一顿后用绳子绑捆在院子里的树上,只等到了赶场天,牵到场上卖了,用所得的钱买些好吃的东西回来,给受到惊吓的漂亮媳妇压惊。

当天夜里,到外会客回来的山神王知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决定重重处罚这只猴子。于是,便托梦给那户受到猴子侵害的人家,说这只猴子是寨子山神王的守山猴,犯了错误照样要受到惩罚,希望受害人家原谅自己对下属管教不严,也请受害人家相信自己一定会严厉处理犯了错误的下属。随后,山神王便将这只猴子带回了所居住的山里,召集众神来研究如何这只犯了错误的猴子。众神讨论后认为,尽管这只猴子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但在者要寨子这样边远偏僻贫穷的地方,要培养一个守山神并不容易,为了警示寨子周围的众神及众神身边的工作人员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建议将这只猴子的压在寨子后的一个悬崖上,在严格控制他的自由让他在规定地点接受思想改造的同时,也让他注意监督并检举揭发寨子里发生的龌龊事,及时向山神王报告,以便对犯事的人进行严肃处理。山神王采纳了这一建议,将这只猴子压在了寨子东北面一处名叫“坡告”的悬崖上。

从此,人们发现在者要寨子东北面那个名叫“坡告”的悬崖上,总有一张表情沮丧、双眼流泪的猴子的脸。人们不知道,这只犯了错误的猴子要被山神王压在悬崖上多长时间;只知道,都已经过若干年代了,这只猴子还仍然在悬崖上哭丧着脸。也许,这只猴子正在对自已的犯下的错误感到很懊悔,正在为自己受到的惩罚感到很痛心,正在从灵魂的深处接受神灵的教诲而洗心革面。如果这只猴子当初能够端正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看清自己的角色,会犯下那些不能够让人忍让神容忍的错误吗?其实,这只猴子所犯的错误,注定迟早都会发生生,因为那是一只猴子,而且还是一只精明、机灵的猴子,就必定会犯下这些错误。因为猴子毕竟是野兽,如果说得好一点最多也就能够算得上是牲畜而已,即使他得到了权威神灵的培养和点化而成了一名山神,但他灵魂深处的野兽本性和畜牲本质,始终都不会得到净化。所以,当他因为自己的精明被权威神灵培养和点化成为一名小小的守山神的时候,他就会目空一切忘乎所以,就会看不清自己的身份,就会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就会掂不出自己的斤两,但在神灵面前却会始终装出一副非常恭谦的样子,背着神灵时却干着些伤害人间违背神纪的行为,最终暴露出灵魂深处的野兽本性和畜牧本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还少吗?

“红岩”宝藏

在者要寨子北面,有一脉形如苍龙游走的山。山的西端,有一壁高达四五十丈的悬崖,因为颜色呈红色,所以寨子里的人都把这壁悬崖称为“红岩”! 从者要寨子到木咱镇集,通村公路要从红岩脚下经过。

一条山沟从山腰上冲下来,将红岩划成两半。以山沟为轴,两面红岩对折成了以一个大约120度左右的角所支撑的扇状形。雨天的时候,一股巨大的水流从红岩上的山沟冲下来,经过红岩的跌落后,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瀑布。站在路上仰望红岩瀑布,真有点李白笔下的《望庐山瀑布》的神韵:“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如果当年诗仙李白能从红岩脚下走过,而且又恰逢有水从山上冲下,肯定会有一首《红岩瀑布》的诗篇在人间流传千古。只可惜,李白他老人家却不曾从者要寨子的红岩脚下走过。

在故乡者要寨子,人们对红岩瀑布并不在意。因为红岩瀑布只是在雨天才会出现,而且出现的时间也不长。所以,红岩瀑布的出现也罢,消失也罢,在人们的眼里,红岩瀑布只是一道有也可以没有也无所谓的风景。人们在意的是红岩脚下的宝藏。因为在传说中,红岩脚下埋有很多宝藏。能够获得这些宝藏,就会成为富甲一方的财主,家里的金银财宝就会多得没有地方堆放。

红岩脚下埋有宝藏的传说起于何时,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红岩脚下的宝藏具体埋在什么位置,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红岩脚下的宝藏到底有多少,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人们只知道,老辈人说,红岩脚下埋得有很多很多的金银财宝!于是,红岩脚下埋有宝藏的事就一代接一代地在者要寨子流传了下来。

据说,红岩脚下的宝藏是者要寨子的一户大富人家藏的。那时,这户大富人家趁着战乱到各地做生意,大发战争财,挣得了很多的金银财宝。把这些金银财宝放在家里吧,担心被强盗来抢,存在城里的钱庄吧,又害怕钱庄因为战乱而倒闭。这位大财主整天为如何保管这笔钱财而心忧忡忡,吃不甘味、夜不成寐,不知不觉之中人也瘦了一大圈。后来,这位大财主听人说寨子北面的红岩脚下有一个岩洞,里面很宽敞,能够堆放很多东西。他便亲自带着家丁去对这个岩洞进行实地勘察。感觉这个岩洞确实很宽敞也很牢固。如果能够给这个岩洞安装一道有密码的石门,将自家的财产堆放在这里肯定万无一失。

于是,这位大财主派人到离者要寨子很远的地方请来一位手艺高超的老石匠,让他悄悄在深夜里到红岩脚下的岩洞门口安装了一道非常坚固而且不易被外人发现的石门。控制石门开启或关闭的机关是一个石蟆和一个石鼓。石蟆和石鼓分别安装在距离石门不远的地方,可以相互看见。要进入岩洞时,需要两个人按照设定的开门密码同时转动石蟆和石鼓,才能将石门打开。关闭石门时,也照样需要两个人按照设定的关门密码同时转动石蟆和石鼓,才能将石门牢牢关闭。由于这扇石门设计得跟岩洞旁的岩石一模一样,石门关闭以后,外人根本无法辨认出什么地方是石门,什么地方是岩洞口旁边的岩石。

把岩洞的防盗密码石门设计好以后,大财主便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把修造这扇石门的那个老石匠毒死了。然后让家丁把家里所有的金银财宝全部搬进岩洞里藏了起来。为防止儿子败财,老财主只将开启和关门闭石门和方法告诉老婆一个人,而且也只让老婆知道一个机关的密码。老婆如果想要进入岩洞时,必须让自己配合;自己想进入岩洞时,也必须有老婆的配合。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夫妻两共同监督和共同管理这笔财产的目的。

哪知刚把钱财转移到岩洞里藏起来不到三年,老财主便突然变成哑巴了,不久眼睛也瞎了。据说,被老财主请来修造岩洞石门的那个老石匠,早就意料到把防盗石门建造好以后,老财主一定会对自己下毒手。于是,在把石门建造好的时候,他也在暗中对老财主下了毒。果然不出所料,在老石匠被老财主毒死之后不到三年,老财主身上的慢性毒药就发作了,先是成了哑巴,接着又成了瞎子。又据说,其实老石匠在给老财主下毒前就准备了解药,如果在自己预料的时间内不被老财主杀害,他就会悄悄地在老财主的饮食中下放解药,让老财主体内的毒药不会发作。结果,刚把岩洞的石门建造好,老财主就把老石匠毒死了。最终,老财主也因为体内毒药发作而变得又哑又瞎。

又瞎又哑的老财主担心老婆和儿子将自己的财产转移,就坚持不教儿子如何转动开启石门的机关。无论老婆和儿子如何央求,老财主也坚决不到现场教儿子使用开启石门的方法。后来,老财主一病不起了,直到快要咽气时,他才觉得应该教儿子怎样打开石门。但这时的老财主,既说不出话也写不成字,无论他怎样一边哇哇呀呀吼叫一边费力地比划着动作,他的儿子和老婆也始终无法明白他所要表达的意思。眼看老财主快要咽气了,老婆和儿子便把他抬到红岩脚下,让他现场操作怎样开启石门。但由于眼睛瞎以后,老财主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再到过红岩脚了,加上过去他老婆也没有亲手开启过丈夫开启的那个机关,所以,当老婆和儿子把老财主抬到红岩脚下时,却不知道那道机关设在什么地方。他们让老财主在估计的范围内慢慢的摸了个遍,最终还是没有找着开启石门的开关。急火攻心,老财主气得大嚎一声,吐了一口鲜血便咽气了。

老财主去世以后,他老婆和儿子再也找不到开启岩洞石门的机关了。岩洞里的金银财宝,从此成了一道永远也解不开的迷。由于没有了金钱,老财主的家道就渐渐衰败和没落了。据说,老财主的孙子非常潦倒,既不会理财,又好吃懒做,将财产吃光喝光以后,一到冬天就拆房子的柱头来烧火取暧。老财主在世时建造的十多栋房屋,就这样被孙子年复一年地拆下来烧火。后来,所有的房屋都被拆光烧光了,老财主的孙子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里被冻死了。

老财主的家道没落以后,关于老财主在红岩脚下埋藏金银财宝的故事,被者要寨子及周边寨子的人传得神乎其神。很多人还花了很多时间,到红岩脚下寻找开启岩洞石门的机关,希望能够在偶然之中找到那两道机关,从而获取那笔难以计数的金银财宝。但都是以无所收获而告终。

后来,有两个外地人听说此事后,便带上干粮,扛上锄头,来到红岩脚,连天连夜地将红岩脚下的土地掘地三尺挖了个遍,最终也还是没有找到开启岩洞石门的石蟆和石鼓。只是在挖到红岩脚下两人相会的时候,意外地在岩下挖出了一个坛子。两人慌忙揭开坛盖,发现坛子里装的竟是一坛清水。由于又渴又累,两人便将这坛清水分了喝下去,然后坐在岩脚下裹了一支喇叭烟抽了起来,然后扛起锄头准备离开红岩脚返程回家。不想就在这个时候,两人的肚子都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肛门也涨得快憋不住。肯定是刚才喝下去的这坛水有问题,两人都这么想。便脱了裤子就地蹲在地上方便起来。只听见哗啦一声响,两人刚才喝下去的水都喷射了出来。扯一把蒿草把屁股擦了,两人边捞裤子边说:“看来我们跟红岩脚的金银财宝没缘分,刚喝下一坛水也要拉干净了才走得成!”

几天之后,寨子里一位穷得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来到红岩脚下捡柴。走到前几天那两个人拉屎的地方,却意外地发现地上有两堆白花花的银子。这人马上将地上的银子捡了装进背兜里,找了一些柴禾盖在上面,急匆匆地将银子背回家藏起来。后来,这个人用在红岩脚下捡到的银子建起了一栋大瓦房,让寨子里的很多人都眼红得不得了。于是,又有很多人去红岩脚下寻找金银财宝,但却没听说再有人捡到银子的事了。从此,在者要寨子便流传了这样几句话:

红岩脚下有岩洞,埋藏金银难计数。

开启红岩藏宝门,转石蟆时动石鼓。

可惜财主身死后,后人难享前人福。

有缘人来破玄机,钱财富甲兴义府。 。 想看书来

第十章  山寨钟声(上)

第十章  山寨钟声

那个用拖拉机废旧轮子的钢盆做成的吊钟,又

被重新挂在学校门前的冬青树上。当这个吊钟被当

地敲响起来的时候,琅琅书声也从学校里传了出来

,古老的者要寨子又焕发了勃勃生机。听着那一声

声在寨子里久久地回荡的钟声,人们感到是那样

的亲切,很多老人的眼角都流出了浑浊的泪水。

在故乡者要寨子的西面,有一片青岗树林。在青岗树林下面,有一栋水泥平房。这是者要寨子里的小学校。这所学校修建于2005年初,是在上级有关部门拨款4 万元、寨里的群众集资2万余元并投工投劳修建起来的。水泥平房共有两间教室和两间办公室,加上旁边那栋有两间屋子的村委办公楼,恰好可以从小学一年级办到三年级。教室很简陋,窗户没有玻璃,只用塑料亮纸蒙着。教室外面是一块没有平整、呈斜坡状的地。没有上课的时候,孩子们都集中到这块地上玩耍,虽然没有体育器材,但孩子们依然玩得很开心。学校没有厕所,老师们就在教室东面的地边挖了一个坑,用一些残缺的水泥砖围起一堵略比人高一点的围墙,就成了学校师生方便的地方。就是这样一所简易的小学校,也让者要寨子的父老乡亲苦苦盼了二十多年!

其实,故乡者要寨子原先是有学校的。在我的记忆里,者要寨子的学校是建在者要的“田坝”寨子中间,教学楼是一栋三间大瓦房。房屋的中间那间屋子是学校的办公室,里面并排安放了五六张办公桌,与大门正对的最里边那堵墙壁上,并排立着两个大约有两米多高的文件柜,文件柜两侧的板壁上,帖着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课程安排表。办公室两端的房屋,各自都被隔成两间教室,分别是一至四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