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信访干部党纪心得体会 > 第27部分(第1页)

第27部分(第1页)

告会的情况,如果是那样,洪书记可真的没法原谅他了。

新潮和陈思齐都在给杨百家打电话,结果都是对方在占线,新潮急得几乎要骂娘,这时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走了过来,沉着飘逸地坐在了杨百家的椅子上。新潮正被惊得发愣,那姑娘看了一眼新潮椅子背上的名字,站起来很礼貌地对新潮说:“您是新书记吧,我是杨百家的女儿,叫杨小翠。您不要给我父亲打电话了,他今天不来了,我来替他。”

新潮被杨小翠的美貌、沉着和落落大方惊呆了,同时也为杨百家让他的女儿代替参加表彰会的举动惊呆了,“替他?这能替吗?”

看着发呆的新潮,杨小翠拉了他一把,语气坚定地说:“能替!新书记,您坐下吧,放心吧。”

新潮的灵魂一下子被眼前这位不速之客掠去了,直到坐在椅子上,还没有把出窍的灵魂找回来。确切地讲是到表彰大会结束新潮再也没有找到正常的感觉,这个一直信奉事业高于一切的年近而立的男子突然感到自己心里多了一点什么——多了一点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的什么。听后来刘强根对他讲,这可能就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追求的爱情最高境界——一见钟情。在洪书记给杨小翠发奖的那一刻,新潮才知道杨小翠才是大新乡真正的招商英雄,被洪书记称为巾帼英雄,会后洪书记专门单独与杨小翠合影。陈思齐为自己看着长大的小姑娘能发展到今天感到由衷的高兴,以长辈的身份也与她单独合了影,还专门打电话给杨百家表示祝贺。新潮腆着脸也与杨小翠单独合了一张,之所以说他腆着脸是因为他自己心里都承认,与杨小翠合这张影他的动机仿佛并不纯洁,但有多肮脏或者肮脏在哪里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合完影新潮让杨小翠坐他的车回去,本来提这个要求他已作好了吃闭门羹的打算,可没想到杨小翠却很大方地答应了。上车一交谈,二人还是校友,虽然一个学市场营销,一个学经济管理,专业不同,但毕竟相近。尽管杨小翠先前对新潮有很多不满和成见,但一见面,并没觉得这个人有多坏,加上年轻人共同语言多,一路上谈了天南谈海北,非常投机,以致于到了杨小翠的家门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完。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十八章 偶遇佳丽(4)

杨小翠下车,正好碰见牛巧出门,牛巧只顾得看车并没太在意从车上下来的人,只到杨小翠叫她阿姨才缓过神来,惊讶地看着打扮得美丽动人的杨小翠——没想到杨家土里土气的丫头稍一打扮竟如此迷人——“哎哟,这不是翠儿吗?到哪里去了,这么风光,还坐这么好的车,相婆家去了,哪里的?”

没等杨小翠回答,一直在院里翘首等女儿回来的朱桂英听到了杨小翠的声音,手里剥着两棵葱跑了出来。因为女儿参加表彰大会,县委书记要给戴红花,朱桂英今天就没去赶集,在家做了一桌子好菜准备为女儿摆个庆功宴。这时候新潮也从车上走下来,正在琢磨着是喊大嫂还是阿姨,朱桂英看出是新潮,激动又紧张,忙往家里又拉又让。

牛巧以为真是杨小翠新处的对象,笑着对朱桂英说:“新女婿上门怎么也得烫壶酒。”

朱桂英只笑不答,似乎早已默许了这门亲事。而杨小翠有点不干了,忙笑道:“牛阿姨您胡说什么,这是乡里的新书记。”

“什么新书记、旧书记,啥事还能瞒过你牛阿姨的眼睛!”牛巧平时不关心政治,哪知道大新乡还有个什么新书记。

新潮倒感到牛巧的话非常受用,还在虚假地推让,朱桂英说:“上次留你你说有事,这次还能有事?有事也不行,天已晌午了,回去也得吃饭,在这家里吃了饭再走,今天说什么也得庆贺庆贺。”此时的庆贺二字已与五分钟前大不一样,含义变成了双重的,“小翠,快让新书记进屋。”说着又回头对牛巧说,“老牛,你要没事的话过来给搭把手。”牛巧心想,今天杨家又有好吃的了,便痛快地答应说回家换件衣服就来。

新潮表现得尤为殷勤,又是抹桌子还是下厨,尽管样样都不在行,但态度端正,精神可嘉,也格外惹人喜爱。正当朱桂英手忙脚乱恨不得把整个家更朝换代的时候,杨百家骑着车往家赶,从他不停卖力蹬车的两条腿,看得出他很心急。中午杨百家很少回家吃饭,但今天他无论如何要回来,他不仅兑现承诺给女儿买了一辆阿米尼自行车,放在办公室,而且还买了一块手表,就揣在怀里。

到了家门口,杨百家一眼看到了新潮的车,一种不祥之兆立即闪现在脑海。他正犹豫着是否还要进家,朱桂英打电话来了,非常兴奋而激动,告诉杨百家新书记过来了,让他快点回家,路上别忘了带瓶好酒。杨百家气愤地扣上电话,鼻子里哼了一声,“好酒,喝他娘的头!”杨百家掉转摩托车就要往回骑,谁知掉过头来没走几步摩托车没油了。杨百家宁肯饿着肚子推着车子回单位,也不肯回家陪新潮喝那个毫无厘头的酒。走在骄阳似火的马路上,想着老婆引狼入室的危险,他心里那个不对劲呀,比这车子没了油还难受。

第二十九章 征地(1)

项目来了面临的是大面积征地问题。投资商多次打电话问土地征得怎么样了,新潮每每都拍着胸脯说绝对没问题!你急我们比你还急!急是一点不假,可绝对没问题那纯粹是自欺欺人,尽管是日夜不停地规划,建厂房的土地仍然没有一点着落。有一天投资商突然驾临,强烈要求到征地现场看一看,声称如果土地连位置都没有,这项目只能另投他方。新潮慌了手脚,一边与投资商周旋,一边与孙家湾村支部书记孙大海联系,让他马上在村北那块庄稼地里用石灰圈出一块200亩地来。孙大海就像小学生纸上画画,一个人就轻松地办了。新潮带着投资商来到孙家湾村北那片庄稼地,指着还没干透的石灰线告诉他们,这就是要征用的土地,并指着很远的地方信誓旦旦地说这一大片都在开发范围,将来项目二期、三期工程用地都不成问题。投资商问有批文吗?新潮说一切都在抓紧办理中,土地批文比较复杂,程序太多,为节约时间,边征边批,等手续批下来后厂子就建个差不多了。投资商勉强同意新潮的意见,让他抓紧抓紧再抓紧,新潮答应一定一定再一定,一场虚惊就此化解。

可是自从新潮领着投资商到孙家湾村庄稼地里转了一遭,各种谣言就在村里传开了。有的说,乡里要把孙家湾村的土地卖了盖办公楼,有的说乡里要把孙家湾村的土地卖了发工资,还有人说要征孙家湾村的土地建工厂,甚至建核电站,种种说法不一而足,莫衷一是。听到外面风声四起,好久没有在众人面前抛头露面的孙权贵嗅出了一点味道,感到拉拢人心、积聚人气的机会到了,稍作准备开始粉墨登场。自从周青藤不再上访后,孙权贵便调整了个人的战略战术,他要重新树立自我形象,提高在村民中的权威,把自己打造成为集体利益的代言人,试图在村里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这次孙权贵绝不是以一个贪图便宜的小人面目出现,而是以救世主的身份担纲,要为村里谋取最大利益。村支书孙大海有他个人的想法,也急于脱贫致富,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个大企业到村里落户。盼归盼,但也希望村民闹腾闹腾,把地价抬高一点,好借机把债务累累的村集体经济复苏一下。可孙大海并不露面,而是在背地里支持孙权贵,孙权贵有了村支书的暗中使劲,于是向村民放风,谁参加上访,征地时每亩多加500元,结果一呼百应,很快300余人集结起来,围堵了乡党委大门,黑压压、乱哄哄一片,很有点古时候农民军起义的气势,孙权贵感觉自己就是那起义军领袖。

经验丰富的杨百家从新潮决定带投资商看征地现场那刻起,就已经开始准备迎接一场大规模*了。尽管如此,他还是把问题考虑得简单了些,怎么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上访群众像无首之群龙,乱作一团,杨百家拿着扩音器站在一块石头上声嘶力竭地高声呼喊,让他们选代表到接访室去谈,可他的声音犹如狂风暴雨下一只小小苍蝇在抽泣,被无情地淹没在上访声浪中。

孙权贵俨然是个大人物步履故作稳重地走到杨百家身边,把扩音器从他嘴边拉下来,笑哈哈地说:“杨乡长,你不用喊了,把嗓子喊破都没用的。今天这事你办不了,也当不了家,他们要见的是书记。”

杨百家见是孙权贵,气愤地说:“孙权贵,又是你在捣乱!再这样下去还准备在村里混吗?”

第二十九章 征地(2)

孙权贵仍旧皮笑肉不笑地说:“杨乡长,你真是戴着有色眼睛看人,我这哪是捣乱?明明是受全村人的委托来办大事的。”说着不紧不慢地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几张揉皱了的信纸,展开给杨百家看,几百个手印火红一片。孙权贵晃动着大红手印,高喊,“这是民意啊!你怎么就说我不准备在村里混了?村民们多么信任我、拥护我!乡里不是要征我们的地吗?不是不可以,可我们坚决反对乱征乱占!”孙权贵话音刚落,一群人接着呼应,“坚决反对乱征乱占,共产党万岁!胡主席万岁!”这场面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当年的*,高呼口号的人手里就差举个小红本本了。

杨百家大声喊:“请大家冷静一下,选几个代表我们好好谈一谈,事情并不想你们想像的那样。”

孙权贵不耐烦地说:“谈什么谈?与你有什么好谈的?我们只与书记谈!你的资格还不够,不要赖蛤蟆上马路,硬充小吉普!他书记不是架子大吗,我们倒要看看他到底比马大还是比骡子大,他不出来我们就不走!我们带齐了三天的干粮和水。”一群人晃动着手里提的水和干粮跟着呼应,“他不出来我们坚决不走!”

杨百家继续大声喊:“新书记不在办公室,等他来了再接待大家,我和大家先谈一谈。”

就在杨百家喊话的当口,新潮的车开了过来。看到机关大门被上访群众围得水泄不通,新潮立即指使司机调头就跑。孙权贵认识新潮的车牌号,喊了一声“新书记的车!”掉头便追,人潮很快向新潮车的方向涌去。四个轮的车毕竟比两条短腿的人跑得快,眨眼不见了踪影。新潮这一跑,可在上访人中炸开了锅,有人骂着说这算什么狗屁书记,见了老百姓就像老鼠见猫一样;有人笑着说这下新潮回去可擦车洗裤子去吧,肯定吓得拉了一车;有人郁闷地说这样的人还能当官,国家还有什么希望?有人干脆脏话连篇,骂爹骂娘,把新潮家的老祖宗往上追溯到八辈骂了。孙权贵却笑得合不拢嘴,得意地说:“太解气了,把个老新吓成龟孙子了,太过瘾了!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谁跟人民作对让他永无葬身之地!”

这时有人问:“我们把书记都吓跑了,该回去了吧?”

孙权贵两眼滴溜溜地看了看上访人群,提高声音问:“谁说要回去?吓跑了书记并不代表胜利。到乡里来我们是给书记面子,既然书记不要这面子,我们就到上面去。”孙权贵又看了一眼杨百家,“杨乡长,我们可是老交情,你可别怪我不给你这个面子,我是想给乡里这个面子,可乡里不要这个面子,书记都吓跑了,我们在乡里反映问题还有什么劲?我们现在就到县里去,不行就到北京去。”说着挥手就要号召乡亲走。

杨百家心里明白这么多人不要说去了北京,就是去了县里都不得了。情绪宜疏不宜激,于是斩钉截铁地对孙权贵说:“孙权贵,你去北京上瘾是不是?你如果真想解决问题就听我的,不想解决就去北京,没谁拦你——你去北京还能把人吓死?”

其实孙权贵喊上北京也是有点麻杆打狼,心里没底,再说了组织这么多人上北京会不会触犯法律他还拿捏不准,他绝不会为了所谓的集体利益搭进自己的利益,想到这里也把话软下来说:“你说怎么办吧?说好的我们听你的,说不好就上北京一条路!”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十九章 征地(3)

杨百家心平气和地说:“我还是那句话,今天书记不在,你们选几个代表,我来听一听你们的想法。如果有必要我再给书记约个时间让他接待。”

孙权贵说:“你把我们都当瞎子傻子?我们明明看到了他的车,怎么会不在?他就是不敢见我们,被吓跑了,我们必须给他施加压力,他才肯出来。”

杨百家坚决地说:“根本不存在书记不敢见的问题!有多大事?书记啥世面没见过,就你们几个上访的就把书记吓着了,笑话!刚才你们看到的是书记的车不假,我也看见了,可书记并没在里面。看见车就等于看见人了吗?谁看见了?捕风捉影!”杨百家已从孙权贵的表情里看得出他无法坚定车里面就坐着新书记,停顿了一下继续说,“这个事新书记还不知道,你先让大家回去,我拐回来一定向他汇报,约定个接访的时间。”

孙权贵半信半疑地看着杨百家,问:“你说话算数?”

杨百家坚定地说:“我什么时候有过儿戏!这样吧,你找两个人一块到我到办公室一趟。”杨百家说完离开了现场,孙权贵也打发上访群众暂时离去。

杨百家在上访人中作出承诺容易,但落实起来困难可想而知。他心里清楚,上次组织公开接访由于缺乏经验,的确存在不少漏洞,进一步加剧了新潮惧怕上访人、厌恶上访人的心理,这次要想说服新潮再次出来接访肯定会有更大的难度。可是他如果不出来,孙家湾村的村民肯定无休无止,事情会越闹越大,越闹越僵。上访反映的又是非常敏感的征地问题,而征地的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如果这时候有人到上面一闹腾,再好的事都能被搅黄。再者说了,新潮如果真不出来接访,还有什么群众威信?被群众吓住了,这要传出去不成了天大的笑话?新潮能不能出面接访,不仅事关群众情绪能否平息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事关大新乡党委、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问题,事情重大,决非儿戏,就是有天大的困难杨百家也要努力办到。可杨百家知道,拿这些大道理跟新潮去讲毫无作用,他脑子里发展经济的道理比什么道理都大,为所有人而不是个别人谋福利的道理比什么道理都硬,信访只不过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小插曲,插曲就是插曲,主宰不了整个旋律,用不着大惊小怪,也用不着费劲八力,得糊弄时且糊弄,得安慰时且安慰,得拖时且拖,得捂时且捂,不要太较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天下乱不了,也反不了谁。虽然兔子急了也咬人,但至多咬破手指头,伤不了大筋骨,兔子毕竟就是兔子,什么时候也成不了老虎。

杨百家怎么也想不出一个能让新潮出面接访的办法,他一时曾想到了让女儿出面做一下新潮的工作,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自己否定了,他不希望女儿与新潮交往,更不会为他们交往创造条件。杨百家实在想不出一个好的办法,抑郁症明显加重,一夜睡不了两个小时,不得不加大服药的剂量。就在无计可施之际,一天半夜睡不着瞎琢磨,忽然想起上次因为没找电视台采访新书记不高兴的事来,再想想后来他看到《今日信息》时的高兴劲,杨百家终于找到了让新潮出面接访的办法,抑郁立即化作兴奋,兴奋同样令人睡不着,他睁着俩眼苦苦地等待天亮。

天一亮杨百家就打电话告诉新潮,他公开接访的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记者知道了,非常感兴趣?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