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信访干部党纪心得体会 > 第28部分(第1页)

第28部分(第1页)

天一亮杨百家就打电话告诉新潮,他公开接访的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记者知道了,非常感兴趣,要来采访,同时希望能采访到书记亲自接访的现场。新潮听了,半天没有回答是接受采访还是不接受采访的问话,而是在心里犯起了掂量。《焦点访谈》那是什么品牌,据说中央主要领导每天都看,如果能上《焦点访谈》正面宣传,对一个乡镇干部来讲真可谓难以期及的事情。上了《焦点访谈》,不要说总书记看到、总理看到,就是省委书记、省长,哪怕是市委书记、市长看到了都蕴含着说不准的大机遇,如果走运,有哪个领导心血来潮提笔一批,那更蕴含着说不准的大奇迹。想到这些,新潮热血沸腾,激情迸发。可转念又一想,如果搞不好,像上次局面失控,炸了场,那事情就会倒着发展了。新潮反复权衡得失,炸了场大不了不播,或者是剪辑剪辑,还能有多大副作用?他又扔了几次硬币,赌了赌运气,以政治家的无比勇气决定接受这次重大采访。

新潮告诉杨百家一定要好好地总结一下上次接访的经验和教训,所有的漏洞这次都统统堵上,比如上次在室外接访不利于局势控制,这次要改在室内;上次在电视上广泛宣传,来的人太多,不好把握,这次要暗中进行;为防止来的人少冷了场,事先要从政治觉悟高、思想素质好、应变能力强的村干部或者机关人员中找几个上访演员,也可以找几个问题好处理、人员好糊弄的上访户等等。无论如何一定要做到场面要热烈、安全要保障,做到万无一失,这是死命令,也是最底线。杨百家都一一应下,并着手做准备工作,新潮也在积极准备,从基础工作抓起,专门跑到城里最好的美发店,花了个高价钱做了个头型,本来就英俊潇洒的小伙子更加意气风发。

第三十章 焦点访谈

接访的这天,新潮仍然来得很早。到接访室看了感到非常满意,除几个熟悉的面孔外,再没有别人,接访桌也按照他理想中的方式设在了室内。很快《焦点访谈》的到了,一名记者还有一名摄像,杨百家示意那些群众演员赶快到位,一个个上来都是先夸新潮多么有工作能力,再夸他多么爱护百姓,最后说这次主要是为上次反映的事得到了解决,专门来感谢的,每个人演凑的都是固定的三步曲。曲子的绝对雷同让新潮感到这些演员的演技实在太差强人意,心里不禁直打鼓,忙使眼色让他们说点与上访有关的事,可谁也弄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更加往好里夸,夸得新潮浑身流汗。刘强根想拿蒲扇给他扇,可人家电视台在录像,他只好从桌子底下扇,遥控着空气往新潮身边跑。

录了一阵子,《焦点访谈》的记者拿着话筒到新潮面前,让他谈一谈对信访工作的认识和感受,新潮早已把杨百家昨天给他抄在纸上的*在全国第六次信访工作会议上的“热情、依法、负责、奉献”的那段讲话背得滚瓜烂熟,讲话时的感觉要比刚才听上访演员赞不绝口时的感觉好多了,并且讲得一点都不比*总理讲得差。采访进行得非常顺利,新潮如释重负,可就在与记者闲聊的之际,孙权贵带着四五十名群众赶来了,新潮立即紧张起来,马上安排办公室主任白天明赶快把记者送到宾馆。白天明怕上访人看到录像机,借口太阳光太毒,怕把机器晒坏了,把自己的上衣脱下来将摄像机蒙上带了出去。

杨百家让上访人选了5名代表进接待室与新潮对话,其他人一律在门外等,新潮生怕记者看到外面的人,安排刘强根把他们引导到附近一个空院子里。起初都不肯去,刘强根便买了一箱子冰棍放进院子,那帮人蜂拥而至,争抢冰棍吃。新潮见外面的人员离去,又不见记者返回,并再次给白天明发了一个短信让他千方百计不惜一切代价稳住记者,不能让他们走,也不能让他们出来。

待白天明回了“一切正常”的短信,新潮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谈判代表质问新潮没有办理征地手续为什么就开始在庄稼地里划线?新潮告诉他们手续正在办理中,孙权贵拿出土地管理法还有一大摞中央的文件念给新潮听,说他这样做是违法的。新潮教育他们不要太在意眼前的一点小利,要放眼长远,招商引资是为了全乡人民更好地过上幸福生活。谈判代表问,如果这项目将来不挣钱,他们失去了土地,生活连保障都没有还谈什么幸福?并且一定要坚持办完合法手续才肯把地征出去。老百姓法律讲得头头是道让新潮诧异不已,自以为满腹经纶的他在普普通通的百姓面前知识变得捉襟见肘,话不知道从何说起。就像一个穿越时空的人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纪、陌生的国度,面对着一群陌生的人,语言不通,思想也不通,灵魂更不通。他隐约感到自己多么缺乏群众语言,多么缺乏与群众沟通的能力,多么缺乏与群众的心理共鸣。

接待室里谈判艰难地进行并毫无进展,宾馆里白天明搅尽脑汁与记者百般周旋,那座空院子里的群众差不多把冰棍吃光了开始有点骚动,同时还有更多的群众正陆续从家里开来拖拉机聚集接访室门外,扬言如果谈判不成就开着拖拉机集体进省上访。这让新潮忽然联想起1919年的五四运动,自己就像那巴黎和会上谈判的北洋政府,显得是那样孤立。在无法收场之际,杨百家果断决策,让谈判代表暂且退下,房间里只留下了新潮和杨百家二人。新潮再次给白天明发短信,让他千万稳住焦点访谈的那两个人,按最高标准备好饭菜,千方百计要留下他们吃午饭。他知道只要他们肯留下吃饭,一切都好说,吃人家的嘴软这是连娃娃都晓得的道理。新潮发完短信,生气地摔了一下桌子上的水杯道:“这帮人反了,实在谈不妥,就抓几个,杀鸡给猴看。”

杨百家认真地说:“千万不能这样做,老百姓反映的问题是有道理的,他们来上访又没违法,只是人多一点,就是他们到上面去也不为过。我看处理这件事情还是以稳妥为好。”

新潮不耐烦地问:“你说该咋办?”

“我看征地的事还是暂时缓一缓,再进一步做一下思想工作看情况再说。”

自从心里有了杨小翠,新潮对杨百家尊重了许多,加之今天面对这样的局面他的确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尤其是白天明回来的短信让他如坐针毡,那两个记者非要过来看看现场不行,于是新潮只好同意杨百家的意见,说:“你去告诉他们吧,我实在不愿再看到他们。”杨百家获得新潮的授权,将暂缓征地的意见告诉给上访代表,上访人陆续离开大新乡,新潮才小心谨慎地从接待室出来,急急忙忙往“天下第一楼饭庄”赶。

新潮不惜血本,用好酒好菜把记者很好地招待了一番。酒足饭饱,新潮想让摄像放一段录像给他看看,摄像说录像机没电了,让他尽管放心,他们都是干了多年的老把式,一定会令他满意。新潮说刮风头发乱那段就掐了吧,形象不好,摄像痛快地表示同意。新潮说自己非常豪爽,爱交各界朋友,尤其是媒体界的朋友,给两位留下名片,要保持经常联系,并向两位索要片子,二人均表示来的太仓促,忘记带了,新潮让他们留一下QQ号,二位懵了,不明白什么意思,杨百家赶忙插话说他们平时太忙,根本没时间上网聊天。新潮热情地要留他们住下到周边农村转转,他们说赶快找个能传电视信号的地方把录像传到北京,今晚要播。新潮要陪着他们,他们说千万别陪,《焦点访谈》都是秘密活动,陪着容易被人抓住辫子,影响不好。还说《焦点访谈》到哪个地方采访都是直入主题,从来不跟有关部门打招呼,这是台里的规矩,主要是怕惹来麻烦。听记者这么一说,一直窝新潮肚里没敢问的大问题被拨开了迷雾:怪不得他们两个来,县里、市里都没有陪同,原来这里面还有纪律。新潮又为中央电视台为何制定这纪律给出了自己合乎逻辑的解释:《焦点访谈》的节目多数都是揭*暗面,如果给有关方面打招呼,你找我找大家都找,还能揭露谁?这个密保得对,这个密保得好。

送走了《焦点访谈》一行二人,下午新潮会见了来自香港的林老板,晚上在“天下第一楼饭庄”设宴款待,心里却一直惦记着《焦点访谈》,同时也想在港商面前展示一下他大新乡的发展环境,增强他们投资的信心,于是决定和港商一块看今天的《焦点访谈》。

。 最好的txt下载网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