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41章 东晋逆行者祖逖(第3页)

第41章 东晋逆行者祖逖(第3页)

后来,石勒听说祖逖的祖先坟墓在范阳(祖逖的老家,当时被后赵占据),就下令:“谁也不许动祖逖祖先的坟墓,还要派人去修复,好好看守。”他还派使者去见祖逖,说:“咱们可以互不侵犯,边境上的百姓可以互相贸易,怎么样?”

祖逖知道石勒是怕了他,虽然没答应“互不侵犯”,但也没阻止边境贸易——这样一来,祖逖的军队能通过贸易获得更多物资,百姓也能互通有无,边境反而稳定了。

您看,石勒作为一个“胡人皇帝”,能主动修复对手祖先的坟墓,还主动求和,这是祖逖用一场又一场胜仗,打出来的威慑力。

祖逖知道,要想守住收复的土地,必须让百姓安居乐业——要是百姓没饭吃、没房子住,就算打跑了胡人,百姓也会离开,土地还是守不住。

所以他收复谯城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民”:

-分给流民土地:把城外的荒地分给没有土地的流民,让他们种地,还减免他们的赋税,说:“你们好好种地,有了粮食,咱们才能跟胡人长期打下去。”

-兴修水利:豫州一带经常闹旱灾,祖逖就组织士兵和百姓,修了不少水渠,既能灌溉农田,又能防止旱灾。

祖逖还很会“团结人”。当时豫州一带,有很多“坞堡主”——这些人是地方豪强,自己修个堡垒,带着族人、流民躲在里面,谁强就投靠谁,一会儿跟石勒好,一会儿跟东晋好,被称为“两面派”。

有人劝祖逖:“这些坞堡主反复无常,不如把他们都杀了,免得以后添麻烦。”祖逖却摇摇头,说:“他们之所以‘两面派’,是因为怕被胡人欺负,也怕朝廷不管他们。咱们要是对他们好,他们自然会跟咱们一条心。”

于是祖逖派人去见这些坞堡主,说:“我知道你们不容易,只要你们不帮胡人打我,我就不会为难你们。要是胡人来骚扰你们,我还会派兵帮你们。”他还经常给坞堡主送粮食、兵器,跟他们称兄道弟。

这些坞堡主很感动,纷纷表示愿意归附祖逖。有个叫李矩的坞堡主,以前跟祖逖还打过仗,后来也主动来投奔,说:“祖将军是真心为百姓好,我愿意跟着您北伐。”

就这样,祖逖不光有了一支能打仗的军队,还团结了豫州一带的百姓和豪强,形成了一个“抗胡联盟”。到公元319年,祖逖已经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从谯城到蓬关,再到陈留(今天河南开封),都成了东晋的领土。

黄河边上的百姓,终于又能过上安稳日子了。他们给祖逖送粮食、送酒,说:“祖将军,您就是咱们的再生父母啊!”祖逖总是笑着说:“我不是什么再生父母,我只是想让过安稳日子。”

就在祖逖准备渡过黄河,继续北伐,收复更多土地的时候,东晋内部却出了问题——大将军王敦专权,想篡夺皇位。

王敦是东晋的开国功臣,手握重兵,早就看司马睿不顺眼,经常在江南拥兵自重,还杀了不少反对他的大臣。司马睿怕王敦造反,就想找个人来制衡他,想来想去,想到了祖逖——祖逖在北方威望高,手里有军队,是唯一能跟王敦抗衡的人。

于是司马睿下了一道诏书,派戴渊来做“征西将军”,节制祖逖的军队。戴渊是个文人,不懂军事,也没有北伐的志向,他来豫州,不是为了帮祖逖北伐,是为了把祖逖的军队控制在手里,用来制衡王敦。

祖逖接到诏书后,心里凉了半截。他知道,司马睿这是“卸磨杀驴”——他辛辛苦苦打下河南,不是为了帮司马睿“争权夺利”,是为了北伐抗胡。现在戴渊来了,他的北伐计划肯定要泡汤。

更让他伤心的是,王敦和司马睿的矛盾越来越深,东晋内部眼看就要内战。祖逖看着自己收复的土地,看着身边想回家的士兵,心里又急又气——要是东晋内战,石勒肯定会趁机南侵,他辛苦打下的一切,都会毁于一旦。

从那以后,祖逖就病倒了。他本来就常年打仗,身体不好,再加上忧愤交加,病情越来越重。士兵们来看他,他拉着士兵的手说:“我本来想渡过黄河,收复中原,让大家都能回家,可现在……恐怕我看不到那一天了。你们一定要好好练兵,将来要是有机会,一定要完成我的心愿。”

公元321年11月,祖逖在雍丘(今天河南杞县)病逝,享年56岁。

他去世的消息传到豫州,百姓们都哭了——老人哭着说:“祖将军走了,谁还能保护咱们?”年轻人哭着说:“咱们还没回中原,将军怎么就走了?”百姓们自发地为祖逖立祠,逢年过节都去祭拜他,把他当成“保护神”。

消息传到北方,石勒的军队本来想趁机南侵,可听说祖逖死了,也不敢轻易出兵——他们怕祖逖的军队“为将军报仇”,更怕祖逖的威望还在,百姓会跟他们拼命。

祖逖死后,他的弟弟祖约继承了他的军队。可祖约没有祖逖的威望和能力,也没有北伐的志向,很快就被石勒打败,祖逖收复的河南土地,又重新落入胡人手中。

他这一辈子,不算长,56年;也不算“成功”,没能收复整个中原,北伐大业最终功亏一篑。但他为什么能被后人记住?为什么“中流击楫”“闻鸡起舞”能传千年?

因为在那个“人人都想苟且”的时代,他选择了“逆行”——别人往南逃,他往北打;别人想当官,他想报国;别人怕石勒,他敢跟石勒硬拼。

他没有皇帝的支持,没有充足的粮草,没有精锐的军队,只有一群想回家的流民,和一颗“收复中原”的心。可就是凭着这颗心,他硬是在北方打出了一片天,让胡人怕他,让百姓敬他,让东晋的皇帝不得不重视他。

后来的人,不管是诗人还是政治家,都很佩服祖逖。杜甫写过“祖逖北伐时,戎狄避其锋”;陆游写过“一闻鸡唱便兴师,不到黄龙誓不归”——这里的“闻鸡唱”,就是在怀念祖逖的“闻鸡起舞”。

咱们今天聊祖逖,不是聊一个“古代英雄”,是聊一种“精神”——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一种“不放弃”的精神,一种“为了理想敢拼敢闯”的精神。

不管时代怎么变,这种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